title: "Wifi神秘消失排查经历" date: 2024-08-04 tags: - network - wifi categories: - basic description: "原来AC和AP是这样子的~" draft: false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中午,有点热,然后坐在我旁边的同事突然发现公司的 Wifi 神秘消失了。 “额,咱们公司的wifi是不是用不了了呀” “我看看,好像是哦,这是咋回事?诶,这好像是我的工作职责内的事情耶,我去看看…” 问题排查经过 打开手机查看wifi列表发现平时经常连接的wifi消失无踪,但是有很多小的wifi密密麻麻的。 和mentor远程交流怀疑是不是AC控制器掉电导致的。 遂重启AC控制器,发现无效。 检查POE交换机的状态。 mentor检查线上设备,发现AP都下线了。 把POE交换机上的AP网线拔掉重新连接。 然后在交换机的命令行模式中排查问题,发现是AC控制器的管理模式变了,授权没了,导致AP上线不了。 基础知识 AP, Access Point 无线AP:即无线接入点,它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,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。 通俗理解:AP是一个信号发射器,我们收到的WIFI信号都是AP发射出来的 AP的分类 面板式AP 吸顶式AP 室外AP 网上把AP划分为’胖AP’和’瘦AP' 胖AP:自带管理功能的AP,例:我们的家用路由器 瘦AP:不带管理功能的AP,简单来说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信号发送与接收的天线(需要AC控制) AC, Access controller 接入控制器 即无线控制器,是一种网络设备,负责管理某个区域内无线网络中的AP(瘦AP)。 主要功能:调节无缝漫游 例:你用手机,从商场1楼走到2楼,由AC来觉得什么时候让你的手机从1楼的AP切换到2楼的AP上。确保你不会因远离1楼的AP导致信号不好而无法联网。 如果你直接用2个普通的无线路由器,就会发生手机一直连着信号不好的1楼而不切换到2楼。直到1楼彻底没有信号后才会重新链接到2楼的路由上 一般来说,一台AC最多可以连接1024个AP,而每个AP最多可以连接255个手机。 可以批量设置AP密码,AP的SSID。
Posts
title: "垃圾邮件分类器——使用Transformer模型微调实现" date: 2024-10-05 tags: - pytorch - Transformer categories: - mechine-learning description: "记录一次完整的模型训练的过程,比较简单" draft: false 实现的目标 本项目使用Transformer模型对邮件进行垃圾邮件(spam)和正常邮件(ham)的分类。 数据集来源 数据集来自 SpamAssassin公共语料库 项目结构 data_processor.py: 处理数据加载和处理 data_preprocessor.py: 为模型准备数据 model.py: 定义Transformer模型 trainer.py: 包含模型训练逻辑 evaluator.py: 评估训练好的模型 main.py: 协调整个处理过程 environment.yml: 定义Conda环境
学长的计算机网络笔记
概述 互联网:专有名词 互连网:通用网络 互联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。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,用来进行通信(传送数据、音频或视频)和资源共享。 端系统之间的两种通信方式 客户-服务器方式(C/S)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,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客户软件的特点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,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(请求服务)。因此,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,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,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。因此,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方式(P2P) 不区分客户和服务器。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。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(提供连通性和交换)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 (router)。 at Shanghai University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 (packet switching) 的关键构件,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,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。 分组交换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电路交换 $$N$$ 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,需 $$N(N – 1)/2$$ 对电线。这种直接连接方法所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方( $$N^2$$ )成正比。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,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分组任务,这就是电路交换 特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: 建立连接: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,以保证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; 通话:主叫和被叫双方一直占用通信资源; 释放连接: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(释放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) 总结 电路交换用于电话通信系统,两个用户要通信之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链路,并且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始终占用该链路。由于通信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直在使用传输线路,因此电路交换对线路的利用率很低,往往不到 10%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步骤 在发送端,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、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 (packet) 分组交换网以“分组”(也称为“包”,首部也可称为“包头”)作为数据传输单元,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(假定接收端在左边)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最后,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。 首部的重要性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(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)等控制信息。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,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。 每个分组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。(通过路由器)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,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。 路由器的作用 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。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: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(暂时存储); 查找转发表,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;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。 优点 高效: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,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: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 迅速: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,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。 可靠: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;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,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缺点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,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。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(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)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总结 每个分组都有首部和尾部,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,在同一个传输线路上同时传输多个分组互相不会影响,因此在同一条传输线路上允许同时传输多个分组,也就是说分组交换不需要占用传输线路。...